第471章 古板_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笔趣阁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471章 古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1章 古板

  第471章古板

  英军水兵进入京都的时候,京都普降大雪。

  京都民众冒着风雪在英军水兵面前筑起人墙,阻止英军水兵进入京都。

  英军水兵以刺刀开道,强行进入京都,再次造成数百人伤亡。

  当晚,大城家再次集会。

  “我已经和表哥说定,只要我们抵达警视厅,表哥就会打开武器库,和我们一起杀鬼畜。”

  同被裁掉的小岛表哥是京都警视厅武器库管理员。

  “课长如果反对怎么办?”

  有人立场并不坚定。

  “那就连课长一起干掉!”

  大城不是要造反,而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拯救日本。

  德米特里在电话里苦苦哀求,形势危如累卵。

  大城决心粉碎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障碍,现在就算大树的父亲死而复生,也无法阻止大树的行动。

  “我已经命令距离京都最近的部队出发,你们关闭使馆,保护好自己——”

  俄罗斯驻日本公使馆,距离英国驻日本公使馆只有两个街区。

  众人热血沸腾,齐声发誓。

  大城立下毒誓,破釜沉舟。

  大城的爷爷在西南战争中阵亡,父亲在甲午战争中阵亡,在日本,大树是标准的良家子。

  “日本人暂时还没有向使馆发动进攻,但如果英使馆沦陷,我们肯定会遭到日本人的攻击,求你了,马上派军队过来!”

  克扎科夫也没想到京都的局势,居然已经恶化到这种程度。

  10月9号,京都警察打开武器库,夺取武器弹药,发动起义。

  “我们现在誓血为盟,如果有人中途退缩,就让他不得好死,子孙不得昌盛!”

  俄罗斯驻日本公使德米特里在起义爆发的第一时间向西伯利亚舰队求救。

  大城相信只要能赶走洋人,日本就能重获独立地位,涅槃重生。

  日俄战争中,日军损失总计超过60万,可以说家家披麻,户户戴孝。

  京都警察打开武器库之后,向英国驻日本公使馆发动进攻,战斗进行的非常激烈,枪声和爆炸声连城一片。

  “课长对我们其实挺好的——”

  “让他不得好死!子孙不得昌盛!”

  德米特里聊起窗帘,看到街垒后严阵以待的机枪射手,惊魂稍定。

  “对我们好,更不应该阻止我们拯救帝国!应该加入我们为帝国而战!”

  德米特里在俄罗斯驻日公使馆二楼的办公室给西伯利亚舰队打电话求救,电话另一端是西伯利亚舰队总参谋长克扎科夫。

  有人弱弱反对。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驻日使馆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不仅加强了使馆安保力量,而且还配备了重机枪。

  使馆遭进攻这种事虽然很罕见,可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辛丑战争中,各国驻清帝国使馆就曾遭到清军的进攻,早有先例。

  让德米特里没想到的是,日本人居然没有进攻俄罗斯驻日使馆,而是去打英国人。

  打得好!

  打得好哇!

  挂掉电话,德米特里叫来使馆武官米哈克。

  “先生,不用担心,日本人绝对无法攻破我们的防线。”

  米哈克信心十足,俄罗斯驻日使馆装备了6挺重机枪,子弹超过100万发。

  负责守卫使馆的,是一支来自阿穆尔军区的功勋部队,在日俄战争中屡立战功,总人数虽然只有60人,超过一半士兵是勋章获得者。

  “上帝保佑,希望援军尽早抵达。”

  德米特里忧心忡忡,没有丝毫安全感。

  俄罗斯驻日使馆除了门前的大街之外,其他三面都是居民区,日本人如果想进攻,肯定会绕过正面的重机枪,从侧面或者后面进攻。

  到那时别说米哈克,恐怕德米特里这个驻日公使也要拿起武器。

  就在德米特里忐忑不安时,使馆楼顶的塔楼内,尤里和希巴耶夫正在观看英使馆的激战。

  尤里和希巴耶夫都参加过日俄战争,对日军在日俄战争中的表现印象深刻。

  日俄战争中,俄军占据绝对火力优势,尤其是在第二阶段,日军经常顶着俄军重机枪的疯狂扫射,向俄军阵地发起疯狂进攻,即便伤亡惨重也寸步不退。

  参加日俄战争的日军,要么死在关东,要么正在关东干活。

  这里的日本人,绝大部分都是日本平民。

  英国使馆的守备部队也是正规军。

  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平民,根本无法和正规军抗衡。

  英使馆装备的也有重机枪。

  此时雪仍在下,视线虽然稍有阻碍,重机枪的火舌,在黑夜中清晰无比。

  能看得出,围攻英使馆的日本人,确实是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他们的武器也不充分,很多人手里拿的是菜刀、铁锹、甚至木棍。

  英使馆面向俄使馆这一侧,地面上已经密密麻麻铺满一层日本人的尸体。

  日本人悍不畏死,踩着地上的尸体向使馆发起冲锋,有人借助周边地形掩护,爬到旁边的房子上,跳入英军阵地,和英军撕咬在一起。

  重机枪经过长时间的射击,枪管就像开了锅一样冒出浓重的白烟,机枪射手的视线受到严重阻碍。

  嗖嗖嗖——

  几发子弹从尤里头上飞过。

  “苏卡不列——你们特么的眼睛瞎了吗?”

  尤里缩在女墙后破口大骂。

  英军机枪手的眼睛没瞎,可也差不多了。

  希巴耶夫胆子大,一手按着头盔,一手拿着望远镜直播。

  “苏卡不列,日本人好勇啊——居然还有女人——这人死的老惨了,胳膊都被打飞了——卧槽,日本人居然还有炸弹!”

  希巴耶夫的话音没落,巨大的爆炸声突然传来。

  炸弹这东西,威力大不大,完全取决于炸药装多少。

  民用简易版炸弹结构不行,无法依靠碎片制造杀伤,只能依靠炸药造成的冲击波,哪怕是让人一瞬间晕头转向精神恍惚,也可以为进攻的日本人创造机会。

  在打开弹药库之后,日本人制造的炸弹,威力明显大了很多。

  虽然进攻的日本人已经和防守的英军纠缠在一起,日本人还是将炸弹扔进人堆。

  于是一瞬间,晕头转向的英军就被蜂拥而至的日本人淹没。

  “卧槽,完了完了,英国人完了,下一个就轮到我们了!”

  希巴耶夫哀嚎,用几乎冻僵的手指推弹上膛。

  尤里把旁边的弹药箱拉过来,弹药箱里装满了手榴弹。

  随着外围防线被攻破,英军全体退守英使馆,固守待援。

  日本人准备的很充分,直接在英使馆楼下安放炸药。

  一声巨响之后,英使馆被炸垮一半。

  这时候英军水兵的增援终于抵达。

  在将日本人驱散之后英国人才发现,英国驻日公使已经在刚才的爆炸中死亡。

  10月11号,英国亚洲舰队为报复驻日公使死亡,对京都和大阪进行炮击。

  京都和大阪都是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日本的建筑又以木质建筑为主。

  亚洲舰队的炮击引发大火,造成近1.8万人死亡,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10月大雪纷飞,民众严重缺乏御寒衣物,并且因为缺粮正处于严重饥荒中。

  炮击之后的一天之内,京都和大阪死亡的日本民众超过10万,英军在日本的暴行,也终于引发各国热议。

  自布尔战争后,英国在国际上一直处于被孤立的尴尬局面。

  《诚挚协定》签订后,英国和法国的关系得到改善。

  对此最不满的不是俄罗斯帝国,而是德国。

  自从《诚挚协定》签字后,德国一直千方百计希望破坏《诚挚协定》,打破英国和法国之间的联盟。

  英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的接触,也没有瞒着德国人。

  威廉二世感觉到严重威胁,就在英军炮击大阪的第二天,威廉二世决定访问圣彼得堡。

  乔治也迎来一位新客人,安妮的堂哥卡尔·路德维希。

  卡尔·路德维希是新任德国驻阿穆尔公使,他的妻子玛丽亚女伯爵来自莫斯科,和罗曼诺夫有血缘关系,算起来是乔治堂姐。

  卡尔此前在德国陆军服役,比乔治大四岁,不过卡尔的军衔只是上校,远不及乔治的骑兵上将。

  堂哥和堂姐联袂而至,乔治和安妮在尤里耶夫宫为卡尔和玛丽亚举行欢迎仪式。

  玛丽亚在见到乔治之后,主动提出拜见叶卡捷琳娜,这一行为马上获得了乔治的好感。

  叶卡捷琳娜的身份特别,在圣彼得堡并不受待见。

  叶卡捷琳娜也没有奢望获得帝国王室的承认,大多数时候,即便有王室成员来到阿穆尔,叶卡捷琳娜也避而不见。

  卡尔和玛丽亚功课做的足,给乔治的孩子们分别准备了礼物,连安妮还没卸货的小大公,或者是女大公也没遗漏。

  而且还是很贴心的两份。

  安妮第一胎就是双胞胎。

  真是有心了。

  叶卡捷琳娜和安妮对待玛丽亚的态度也很亲密,让卡尔就有点感慨。

  在来阿穆尔之前,卡尔和玛丽亚前往圣彼得堡拜见尼古拉和阿历克丝。

  尼古拉还好,阿历克丝的冷漠,更卡尔和玛丽亚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们那位皇后可真古板,她可能忘记了,她是個德国人,我在冬宫居然没有看到她的笑容,难道她不会笑吗?”

  卡尔当着乔治的面抱怨。

  乔治不奇怪,阿历克丝就这样,她的笑容,乔治也没见过几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